“爱育未来” 游戏素养计划(2024):点亮青少年成长新篇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与之相伴的成瘾问题备受关注。2024年12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波克公益发起的“爱育未来” 游戏素养计划在深圳、武汉两地圆满收官,为青少年游戏素养培育和健康成长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深圳:创新引领,多元拓展
深圳作为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成果斐然。2024 年 5 月至 12 月,共开展 62 场游戏共创工坊活动,服务总人数累计达 2188 人,覆盖福田、罗湖、龙华、龙岗等行政区的社区及学校。
在深圳开展的游戏共创工坊里,青少年深度参与游戏创作。在游戏引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精准剖析游戏架构,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题材丰富多样,从文化传承到科幻冒险,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同时,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得到显著改善,能理性筛选游戏内容,有效规避成瘾风险。
家长深度融入项目是一大亮点。在游戏共创过程中,亲子沟通的深度和频次大幅提升,家庭凝聚力显著增强。许多家长反馈,孩子更愿意和他们分享内心想法,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深圳执行团队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引入国际前沿游戏教育理念,结合联合国 SDGs 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培训与经验分享。团队还将项目与社会工作领域深度融合,在禁毒、校园欺凌等主题中融入游戏素养教育,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武汉:试点先行,探索经验
武汉地区同样成绩优异,开展了 30 场游戏共创工坊活动,服务人数累计 1033 人。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向武昌、江岸及周边鄂州拓展,率先完成社区、学校的创新试点,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武汉的青少年在游戏共创工坊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在引导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体验游戏从灵感构思到实践落地的全过程。他们的游戏作品不仅充满创意,还蕴含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如环保公益等主题,体现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武汉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当地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和社区积极参与,认识到游戏素养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为后续教育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项目提升了当地社工、教师的专业能力,他们将游戏素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优质服务。
多方协同,共筑未来
“爱育未来” 游戏素养计划在深圳、武汉的成功实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从青少年成长角度看,项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游戏价值观,提升核心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家庭层面,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专业引导师团队在项目中成长壮大。近50位游戏素养引导师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能独立策划高品质活动,还将项目经验应用于更广泛的社会工作领域,成为游戏素养教育的先锋力量。
项目的辐射效应显著。通过线下经验分享会、线上交流社区等形式,向贵州黔南自治州、云南红河州、山东莒县等地区传播课程资源、教学案例和管理模式,构建跨区域教育合作网络,推动游戏素养教育的普及推广。
“爱育未来” 游戏素养计划在深圳、武汉的实践,为青少年游戏素养培育开辟了新路径。未来,项目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深耕教育领域,为构建健康、和谐、智慧的教育新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