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点赞大公益模式,鼓励联慈基金会走出中国式道路

在北京联慈健康公益基金会的年会上,公益领袖、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应邀而至,引发了很多联慈志愿者的好奇和期待。
在短短几分钟的致辞中,徐永光非常赞叹道居然比他写书的时间还早,而且是已经实践出了成千上万,上百万的案例和数据。他说,面对联慈基金会的发展模式非常震惊,非常兴奋,说联慈走的是一条政、社、企三者有机融合的中国式道路,证明了益事业必须与商业有机融合,才能做大做强,才能真正的解决社会问题。他讲述了三个社会企业的创新故事,其中印度亚拉文眼科医院向富人提供有偿医疗服务,用赚来的钱为穷人免费治病。他说,他要坚定支持联慈基金会,为联慈基金会站台!徐永光的致辞无疑是给联慈的志愿者们鼓足了干劲,坚定了信心,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北京联慈健康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朱定良告诉记者,联慈公益项目在设计之初,要考虑如何与政府,如何与企业合作,为公益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指引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实现项目可持续的造血功能,这样才能实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目标。这几年来,联慈基金会的项目只要试运行成功,就可以迅速在国内铺开,除了基金会建立了五级人才网络,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既解决了社会问题,又符合政府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诉求和群众需求,也能实现联慈基金会可持续地创造公共利益,不断扩大公益规模的愿望。朱定良名誉理事长坚定地认为,公益一定要实现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否则就是空谈公益。
北京联慈健康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薛斌认为,联慈倡导的"大公益"理念——可持续地创造公众利益,与徐永光先生所提出的“社会创新五部曲”不谋而合;我们的大公益目标不同于一般的慈善目标如资助多少人,而是解决某一领域的社会问题;而解决社会问题,必须有空间上的大面积,时间上的可持续,甚至我们要追求螺旋式循环上升;例如我们2004-2009年开展的“微笑母亲——妇女病普查普治救助项目”,就经全国妇联和国家卫生部的调研整合,上报国务院成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两癌筛查政策;我们的大公益项目实施需要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单位的四维融合,这就比徐永光先生提出的”五部曲“理论中”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的二维结构更上一层楼了。
薛斌理事长告诉记者,不仅是徐永光先生对联慈模式的认可和好评,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柯杨,多年前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大会上评价北京联慈基金会团队“当全社会还在争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的时候,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却在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人员的高素质、工作的高效率、方法的创新性令我非常钦佩,这股力量就是朱定良先生带领的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团队”。还有云南大学钱宁教授也指出,联慈的公益项目,既追求社会正义,也追求市场效率,追求可持续。
北京联慈健康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UU公益创始人清幽则认为,企业的天职是将稀缺的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投入,放在最合理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实现价值创造或价值转化;企业还要进行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这样就能可持续地、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这就属大公益范畴。公益越来越成为一门专业的工作,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组织去做;清幽说:公益也罢,慈善也好,都必定要在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下,合情合理合法地实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就像徐永光先生所希望的那样,联慈基金会要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公益道路,成为一个伟大的基金会,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