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活动∣用沟通架起爱的彩虹桥

2021-12-24 13:31 孟雪 中国公益报
浏览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宣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促进法》向父母提出了五个要求、六条指引、九种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得到极高的重视。

社工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渝北区兴隆镇留守妇女因为忙于家务劳动、农业劳动、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的日常起居,而无暇顾及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相关知识技能较为缺乏。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指引下,为提高留守妇女的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其亲子沟通的技巧,禾木社工在兴隆镇龙平村开展一场以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为主题的社区活动。

自调研发现留守妇女的需求后,社工便开始策划,该活动以非暴力沟通模式为内涵,以答题积分制、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为依托,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有趣的活动来增加留守妇女的参与感和互动感,丰富其亲子沟通的技巧,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活动开始前,社工制作好积分榜、积分规则,准备好积分奖品,并给每个活动参与者分发属于自己的号码牌,与名字对应;提前准备好适合参与者文化环境的问答题目,收集整理亲子沟通中的“暴力现象”以及非暴力沟通的表达,针对性收集常见亲子沟通中的常见场景:对一个挑食、不吃蔬菜的孩子,妈妈会怎么办?当妈妈看到孩子在超时间玩游戏而没有做作业,会怎么办?家长看到孩子经常熬夜玩手机,会怎么说?.....邀请参与者来进行演绎和分享。

活动在龙平村委开展,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者前后有序地来到活动场地,社工组织签到、完善积分榜内容,待参与者基本到场后,活动以击鼓传花游戏拉开序幕。

伴随着音乐声和敲击声,一个红色花球被传递着,笑声在活动室里荡漾着,一声“停”!红色花球花落谁家?看,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婆婆,一开始婆婆有些羞涩,但是在大家的鼓励和掌声欢迎下,婆婆表演了一曲《南泥湾》,氛围极好!大家打着节拍,轻声和着。阿姨婆婆们的歌声在回响着,那一代的回忆那一代的歌曲,很难忘的一幕。

击鼓依旧,拿到花球的阿姨婆婆们,有歌唱《社会主义好》《潇洒走一回》《世上只有妈妈好》,也有共舞华尔兹的,大家乐乐呵呵,活动就在笑声中开始了!

沟通小剧场

非暴力沟通小剧场环节,考虑到活动的参与者年龄较大,角色扮演难以实施,社工改变了计划,由社工相互配合演绎亲子沟通的场景,邀请阿姨婆婆们分享困惑和经验。

“现在的小孩都很听话,不会顶嘴,很多时候是不太说话”、“我们家的孩子打游戏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学会管理时间,安排好,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现在的娃儿要给他讲道理,做朋友,不能随便打骂”........听!大家都在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分享讨论,相互学习!而社工在其中起到组织、引导、总结、鼓励的作用,促进留守妇女之间相互支持网络的形成。

社工总结了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非暴力沟通的语言,给参与者分享了近几年由于亲子沟通不到位而导致的悲剧。引导参与者要更加注意孩子心理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多关心好好的感受,多站在孩子角度的想想。听到一桩桩悲剧,阿姨婆婆们沉默了一会,她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真实案例就发生在身边,同时也加强了他们重视亲子沟通的意识。

有奖知识问答环节,大部分参与者踊跃回答,有些年龄稍大的婆婆参与度不够。针对年龄大的婆婆,社工寻找其感兴趣的话题邀请他们分享,避免她们在活动中感到无聊、迷茫。

最后进行奖品兑换,社工和所有参与者一起把积分榜上的积分进行相加计算,按照一等奖品、二等奖品、三等奖品依序进行兑换,没有积分的参与者也都能获得鼓励奖!

在人们俗称的“386199”部队里,留守妇女是最容易被公众忽视的群体,但她们却是负担最重、人数占比最多的人群,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等压力,而且,农村留守妇女的需求是多样,社工明白一场活动难以解决留守妇女的全部问题。社工也在思考,未来在其他方面给予留守妇女更多的支持和服务。

因此,在此呼吁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留守妇女,看见她们!也期待各个社会服务主体之间相互配合、整合资源、通力合作为留守妇女的生活构建强大的支持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