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同舟、薪火相传画家马铭锴清丽典雅的艺术人生

2019-12-15 22:57 海棠 中国公益新闻网
浏览

马铭锴,1965年生于抚顺。中国书画联谊会画家,中国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辽宁国画院副院长,山西美协会员,中国民进山西开明画院理事,山西三说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顾问。

自少年时受业于著名画家衣惠春学习山水画。1984年入天津美院学习,师承著名画家孙其峰、王麦秆等教授,潜心学习,刻苦实践,为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马铭楷)是一个多产的画家,立足传统,视野开阔。山水中有风景,风景中有色彩,笔墨有传统,思想里有现代。他画的竹子有个性,花朵有品质,高山刚毅给人自信,花草柔美从容淡定,有节奏有韵律,胸中有方向,手中有音乐。

三十多年来,作品将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了笔墨清新,大气奔放,色彩明快,构图多变的绘画风格。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如在山西参加十二人画展及参加山西文联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画展等,并被多家单位及收藏家收藏。

《河川叠嶂》

《泰山神韵》

《春江行舟》

《湖光春色》

《山峦起伏》

《惠风荷畅》

《春江帆影》

谈艺录

几十年来,我在中国画这个艺术大海里搏击着,有快乐也有困惑,更可怕的是有时因找不到航向而迷茫。每当此时,我总是能化险为夷,转忧伤而心明眼亮,那是因为我有一位老师在我的自旁。

我从十二岁拜在画家衣惠春老师门下学画,从小到大,从无知到成名,从师生到相知的朋友,留下多少难忘的回忆。记得老师下矿体险生活,我相随不离;老师的一些大型创作,总会有我在身旁忙活;而有好多作品又是在我的手下精装成轴。我曾一度忙于劳作而搁置书画,老师为我重新启航而语重心长地使我回归。特别是老师跑上跑下,把我送到天津美院深造,临行时的家宴,老师的深切的希望让我终生铭记。

是恩师赐于我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能够高高飞翔,是在老师多年的培育之下,我如沐春风,提升的不光是艺技,更多的是做人的品质。如果没有老师的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古人云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我当铭记,为艺奋斗!

画家衣惠春评说

马铭锴自少年拜我为师学画,几十年不弃不离,尽管他的画画的很好,依然不忘尊师重道。在我任抚顺矿区美协、書协主席近三十年的历程中,他不离我的左右并以精堪的裱画技艺,为矿区的书画事业而尽力。

1985年,我送他到天津美院进修,临行时的家宴他父母对他的叮嘱言行我一直记忆在心。

马铭锴天资聪颖,善于思考,勤奋不辍。作品清丽典雅而不失浑厚,从笔墨功夫到作品意境,已有独到的个性化的程式和博大深邃的心中诗画。他的作品天论是鸿篇巨製还是咫尺小品,无论山水还是花鸟都信笔拈来而灵气自在,称得上是一位颇具潜力的青年画家。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愿师生携手,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国画传统而不懈追求!

编辑:高晓军

摄影:刘烨

来源:太原中华文化促进会互联网新闻中心